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樱桃果明化妆水 >> 正文

误读了顾炎武的周作人_dxb.120ask.com

日期:2018-4-2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◎陈益

周作人很早就读《日知录》。他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《秉烛谈》、《雨中的人生》等随笔集中,有几处谈及顾炎武的这部代表作,但似乎是贬多于褒。他说:

这部举世推尊的《日知录》论理应该给我一个好印象,然而不然。我看了这书也觉得有几条是好的,有他的见识与思想,朴实可喜,看似寻常而别人无能说者,所以为佳,如卷十三中讲馆舍、街道、官树、桥梁、人聚诸篇皆是。但是我总感到他的儒教徒气只好实行作揖主义,敬鬼神而远之矣。《日知录》卷十五火葬条下云:宋以礼教立国,而不能革火葬之俗,于其亡也乃有杨琏真伽之事。这岂不象是庙祝巫婆的话。

随即,他又批评《日知录》卷十九修辞和文人摹仿之病。不无尖刻地说:心有所蔽,便难免自己撞着,虽然末节的话说得很对,人家看了仍要疑惑,不能相信到底诚意何在。尽管他表白:我不想来谤毁先贤,不过举个例子说明好的笔记之不可多得罢了。

在周作人的人生随笔集《雨中的人生》中,还专门有一篇《顾亭林论火葬》,洋洋洒洒几百言。他说:《日知录》卷十五有火葬一条,首节引《宋史》范同黄震二人反北京癫痫病去哪家好对火化的章疏,加以论断,以焚尸为惨虐之极,无复人道,次节乃云:宋以礼教立国,而不能革火葬之俗,于其亡也乃有杨琏真伽之事。顾亭林虽有学问,能文章,而思想殊不高明,这里已是荒谬。近于俞理初所说的酷儒矣。

顾炎武火葬一则,引用《宋史》中的大量史料,叙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,自宋时已有之。两宋时期,京师汴梁、临安、河东路、两浙路等地,都盛行火葬。吴越一带的贫苦之家,送终之具唯务从简,从来以火化为便,相习成风。由于火葬之风盛行,宋代一些城市还出现了火葬场,时人称为化人场。南宋首都临安城,还设有专门的房舍供人存放骨灰罐。火葬现象的相习成风,一是跟佛教的普及有关。火葬乃是佛家之俗,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,火葬风俗风也随之扩散。一是土地资源的限制。顾炎武认为,(宋代)地窄人多,不能遍葬,相率焚烧,名曰火葬,习以为俗。

但当时的主流社会意识并不接受火葬。很多人认为,火葬是对死者的不敬。火葬之惨,日益炽甚,事关风化,理宜禁止。事实上宋朝政府的火葬禁令也没有收到多大部分人自由选择葬式。

在土葬与火葬之争的过程中,有宋朝官员提出,在官地中划出一块义地,建成公墓,收葬贫民;或者设立公益性火葬场,助贫家火化。但土葬也好,火葬也好,政府只是给予资助癫痫病有什么治疗方法,而不是强行介入。这显得比较明智,富有人道主义精神。宋朝政府在诸州县推广了公益性公墓漏泽园,并且建立了一套顾全逝者尊严的制度。为了让国民在离开人世后获得有尊严的安葬,宋朝政府还专门从财政中掏出一大笔钱来。对此,顾炎武是赞成的。他说:漏泽园之设,起于蔡京,不可以其人而废其法。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,但他设立的漏泽园不能废止。

作为学者,顾炎武研讨葬式,究竟是火化,是设漏泽园,还是建义冢?其实,他最关心的是礼教可兴,民俗可厚。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,不但要让生者有尊严地活癫痫病能治愈吗着,也要让逝者有尊严地安息。我们国家真正实行火葬制度,不过是半个世纪左右的事。顾炎武先生只是从尊崇人性的角度反对火葬,不愿再看见杨琏真迦之类的事件,无论如何跟荒谬、酷儒沾不上边。诚意何在之类也八竿子打不着。

赵俪生教授也批评过顾炎武。他在《日知录导读》中,曾指出了书中的不少缺点,包括时代局限的问题、正统立场的问题、冗赘琐杂的问题等等。即使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,也夹杂着某种狭隘的夷夏之防。然而,客观公正的批评,丝毫不影响顾炎武成为非一世之人,也不妨碍《日知录》成为非一世之书。学者并非天上神仙,何况,任你怎么谤毁,一句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始终振聋发聩。他的笔记是否不可多得,世人有目共睹。

曹聚仁先生1940年写过一篇短文《从陶潜到蔡邕》,文中有这样一段话:有人说,现在知识分子事仇作伥,不独周作人一人,你何独苛于周作人而必严加责备?说来还是顾亭林那句浙江最好癫痫病重点医院老话:人人可出,而他不必可出。周作人乃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青年导师,文化界的白眉,连敌方的文化人都以为他将清高介守,不肯出山的,而今竟出山(应该说出苦茶室)事敌,我们怎可以不加严厉批评呢!

如此引用顾炎武的文字,也真是够犀利的。

友情链接:

万死犹轻网 | 三菱发电机组 | 流媒体广告 | 打地基要多少钱 | 校园安全简报 | 移动套餐哪个好 | 北欧建筑风格